新聞中心
發(fā)布日期:2020-12-08點擊:2336
宣紙分類按加工方法一般可分為宣紙原紙和加工紙。宣紙原紙:宣紙在經(jīng)過一道“烘焙”的工藝之后,紙性(好壞及墨色效果)基本已經(jīng)確定了,這種“后續(xù)沒有再進行影響紙性”的成品紙,即為宣紙原紙。加工紙,在原紙的基礎上對紙進行改變紙面性質(zhì)、外觀視覺效果等再加工的紙統(tǒng)稱——不包括“僅作尺寸大小的裁剪”,具體如:印刷
發(fā)布日期:2020-12-08點擊:2932
家譜 又稱族譜、家乘、祖譜等。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以血緣關系為主體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跡的特殊圖書體裁?! ∽遄V是中國的文化遺產(chǎn),在漢族有悠久的歷史,后來在民族融合中。逐漸在各民族中開始出現(xiàn)族譜。族譜是中華民族的三大文獻(國史,地志,族譜)之一,屬珍貴的人文資料,對于歷史學、民俗學、人口
發(fā)布日期:2020-12-08點擊:2427
線裝:書籍裝訂的一種技術。它是我國傳統(tǒng)書籍藝術演進的形式,出現(xiàn)于明代中葉,通稱“線裝書”。實際上在裝訂時,紙葉折好后須先用紙捻訂書身,上下裁切整齊后再打眼裝封面。線裝書一般只打四孔,稱為“四眼裝”。較大的書,在上下兩角各多打一眼,就成為六眼裝了。講究的線裝,除封面用綾絹外,還用綾絹包起上下兩角,以資
發(fā)布日期:2020-12-08點擊:1328
中國人為了保留血緣關系和鞏固親情,都有續(xù)家譜的傳統(tǒng)。但是,過去的家譜編制很不科學,從家譜上很難找到自己的上輩。原因是家譜的排列是按照輩分排列的,比如一個家族中,按照輩分排列,由長到幼依次排列,排完一輩另排下一輩。這樣的排列,你很難找到上輩是誰!比如我們楊家,近幾代的輩分是孝、友、傳、家。我的爺爺輩是
發(fā)布日期:2020-12-08點擊:1127
上古時期的家譜,僅為君王諸侯所有,家譜的作用僅為血統(tǒng)的證明,是為襲爵和繼承財產(chǎn)服務的,其內(nèi)容也比較單一,僅為世系的說明。魏晉以后,選官、婚姻以至社會交往都要看門第,這樣一來,家譜在政治生活、經(jīng)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強,家譜的內(nèi)容也比以往有所增加。到了宋代,官方修譜的傳統(tǒng)禁例被打破,民間編撰
發(fā)布日期:2020-12-08點擊:1056
古代的圖書是抄寫的縑帛和紙張上,采用長卷形式,閱讀時展開,平時卷起。這一時期的圖書只能是卷軸裝。印刷術發(fā)明以后,由于書版各自成塊,卷軸裝已不適用,古籍裝幀改進為冊頁形式,先后出現(xiàn)旋風裝、經(jīng)折裝、包背裝、線裝幾種形式。線裝的形式一直沿用至今。下面一起來看看各種裝訂形式:旋風裝。在一素紙長卷上面依次粘貼